RMS认证辅导-场景隔离要求:屠宰/安乐死需避开其他动物,紧急情况除外
4.10 安乐死与场内屠宰
4.10.1 主要要求
需制定明确的安乐死判定标准,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知晓并具备按标准执行的能力。
目的与说明:
1)组织需制定关于 “何时适合实施安乐死” 的指导文件,接受访谈的工作人员需了解该文件。此内容应纳入动物健康与福利计划中的安乐死规程(参考标准 4.1.1)。
2)审核期间,不得在认证场地内发现符合安乐死判定标准的动物。以下情况可能适合实施安乐死,例如:
动物承受剧烈疼痛时;
治疗不可能见效,且 / 或无法缓解动物痛苦时;
即使治疗救活动物,其也无法恢复正常功能时;
重病或受伤动物经治疗 24 小时后无任何好转迹象时。
3)一旦发现动物生病、受伤或有其他护理需求,绝不允许放任其死亡。
4.10.2 关键要求
当动物承受剧烈疼痛或患重病,且无合理好转预期时,需立即实施安乐死,不得拖延。
目的与说明:
1)审核期间,不得在认证场地内发现需实施安乐死的动物。
4.10.3 关键要求
实施安乐死和 / 或场内屠宰时,所用方法需快速、尽量减少动物应激与痛苦,且能让动物迅速失去意识后死亡,期间不得恢复意识。
目的与说明:
1)组织需了解安乐死与场内屠宰的这一核心原则,并将其纳入健康与福利计划中的安乐死规程(参考标准 4.1.1)。
2)本主题下其他标准将详细说明如何实现这一要求。
4.10.8 主要要求
除紧急情况(如动物承受剧烈疼痛,且获取击晕工具会延长其痛苦)外,实施安乐死前需先对动物进行击晕。
目的与说明:
1)本标准仅适用于安乐死,不适用于任何计划性场内屠宰。
2)若养殖者持有火器或捕栓枪,工作人员每次检查动物时未必能随身携带这些工具。若在远离农场主建筑的地方检查时发现需安乐死的动物,最佳选择可能是不预先击晕直接实施安乐死,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刀具。
3)此外,部分地区在法律层面无法获取有效的动物击晕工具,此时使用刀具实施安乐死仍是最常见选择。允许使用刀具的情况包括:
许可限制导致无法获取适用设备时;
无法购买到适用设备时;
设备在国家或地区内可获取,但尚未配备到农场,且能证明农场正逐步配备适用设备并培训操作人员时。
若在此类情况下使用刀具实施安乐死,需遵循下文 4.10.9 规定的流程。
4)此许可仅适用于安乐死,不适用于任何计划性场内屠宰。
4.10.9 主要要求
若通过割喉实施紧急安乐死,需遵循最佳操作指南。
目的与说明:
1)刀具安乐死是最后手段,仅在上述 4.10.8 规定的情况下允许使用。
2)为确保刀具安乐死有效,需遵循以下步骤:
使用的刀具需非常锋利,且长度至少 15 厘米;
固定待安乐死动物,托住其下颌以伸展颈部;
快速切割颈部上部,切断颈动脉与颈静脉,确保快速放血;
持续固定动物直至其失去意识,并持续监测直至确认死亡。
3)此内容也需纳入组织健康与福利计划的安乐死章节。
4)更多屠宰与安乐死指导可参考用户手册。

4.10.10 主要要求
计划性场内屠宰需由经过培训且具备资质的工作人员,或兽医实施。
目的与说明:
1)组织需指定经过培训且具备资质的工作人员,或可联系到兽医实施场内屠宰。
2)审核期间接受访谈的场内屠宰负责人,需能描述在本标准范围内处理、击晕与宰杀动物的流程,以证明其资质。
4.10.11 主要要求
实施安乐死或计划性场内屠宰时,仅可使用以下认可的击晕与屠宰方法:
a. 火器;
b. 穿透式与非穿透式捕栓枪(需后续采用辅助方法确保死亡,如脊髓破坏术);
c. 仅适用于绵羊与山羊:头部电击晕(需后续采用辅助方法确保死亡,如放血)。
目的与说明:
1)仅可使用上述列出的击晕方法。若使用捕栓枪,需在击晕后尽快(最长不超过 60 秒)采用脊髓破坏术或放血等辅助方法。
2)若采用头部电击晕后放血的方式,需在击晕后 15 秒内实施放血,确保动物在恢复意识前死亡。
3)使用专为电击晕设计且符合制造商指南操作的设备,属于本标准认可的方法,但需注意农场中此类设备通常较为少见。
4.10.12 主要要求
实施安乐死或计划性场内屠宰时,需根据动物种类与所用方法,正确定位击晕或宰杀设备。
目的与说明:
1)接受访谈的工作人员需能明确其所用设备的正确定位位置。
2)使用捕栓枪或火器对羊驼进行屠宰时,设备需定位在头顶位置(即头部最高点),并朝向下颌底部方向瞄准。
3)使用穿透式捕栓枪对无角绵羊或山羊进行处理时,设备需定位在 “从每只眼睛外角向对侧耳朵底部中点画直线” 的两条线交点处。
4)对有角绵羊或山羊,使用穿透式捕栓枪或火器的替代定位位置为:从头顶沿直线朝咽喉后部方向瞄准。
5)对有角动物使用穿透式捕栓枪或火器的另一个替代定位位置为:对准颅骨前部,使栓体或子弹朝向脊髓方向。
6)对水禽,捕栓枪需定位在头部最高点,并垂直向下瞄准。
7)更多屠宰与安乐死指导可参考用户手册。
4.10.14 主要要求
若使用捕栓枪或火器实施安乐死或计划性场内屠宰,需根据动物种类与体型选择适用的弹药或推进剂。
目的与说明:
1)组织需说明为认证场地内动物选择特定弹药或推进剂的理由。
2)适用的推进剂需根据所用设备、制造商建议,以及待安乐死或屠宰动物的种类与类型确定。
4.10.15 主要要求
在确认动物死亡前,不得切断或折断任何动物的脊髓。
目的与说明:
1)组织安乐死规程(作为健康与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以及与安乐死负责人的沟通记录,需能证明 “确认动物死亡前,不会切断或折断其脊髓”。

4.10.16 主要要求
在处置或进一步处理动物前,需通过观察以下迹象确认其死亡:
a. 瞳孔固定且放大;
b. 角膜反射消失;
c. 下颌与舌头松弛(无张力);
d. 停止呼吸至少 5 分钟。
目的与说明:
1)接受访谈的工作人员需能证明,在移动动物或进行进一步处理前,已检查并确认上述所有死亡迹象。
2)若对动物是否死亡存在任何疑问,需重新采用击晕 / 宰杀方法,并再次监测以确认死亡迹象。
4.10.18 主要要求
场内屠宰或安乐死需在其他动物看不到的地方进行,不可避免的情况除外。
目的与说明:
1)不可避免的情况包括:
将需安乐死的病弱动物移至远离其他动物的地方,会给其带来额外疼痛与应激时;
需实施紧急安乐死,且操作人员无法将其他动物移开时。
2)计划性场内屠宰必须在其他动物看不到的地方进行。




























1857640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