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S认证咨询|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之标准文本结构及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
7 标准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7.1 环境分析
7.1.1 应基于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环境政策等方面的要求,分析标准实施后未来 5~10 年行业在全国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每年各类生产工艺装置的增长率、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及污染防治技术和能源结构调整等。
7.1.2 在预测减排效果时,首先应核算现有排放源执行现行标准时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然后基于行业在全国的发展趋势分析现有排放源全部达到拟定标准时各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执行现行标准和拟定标准的排放量,计算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及削减比例。对于未来 5~10 年,新增产能明显的行业,应预测新建排放源各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情况。
7.1.3 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大的排放源,必要时,可以排放源达到拟定标准为前提,基于未来 5~10 年每年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分析说明拟定标准实施后对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7.2 经济分析
7.2.1 基于现有排放源、新建排放源污染物排放达标技术路线,根据每种排放控制技术投资数据及运维数据,分析确定典型排放控制装置的建设投资成本和年运行成本。
7.2.2 基于全国现有排放源的排放水平分布,分析超过拟定标准的排放源数量,确定需要改造的现有排放源数量。基于典型排放控制装置的建设成本和年运行成本,核算出全部现有排放源改造需要增加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以及建设成本增加比例和年生产运行成本增加比例。原则上,需选择代表性新建排放源,分析需配套的环保措施及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增加情况。
7.2.3 对因实施拟定排放标准,促进行业清洁生产工艺普及和技术水平提高,减少物耗、能耗等情况,可分析标准实施的经济效益。
7.2.4 分析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盈利和亏损情况、亏损原因,基于核算的提标改造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以及取得效益,分析排放标准实施对行业生产经营和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8 标准文本结构及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
8.1 标准文本的结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结构主要包括封面、目次、前言、标准名称、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其他控制要求、大气污染物监测要求、达标判定要求、实施与监督等。
8.2 编制说明主要内容
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背景、行业概况、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确定依据,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标准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标准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查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