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认证咨询-解读OCS监管链的标准及重要原则要点
D 部分 —— 监管链
期望结果:有机种植原料的完整性能够一直保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D1. 监管链标准
D1.1 相关组织应符合《含量声明标准》(CCS - 101)的要求,其中:
D1.1.1 在《含量声明标准》中每次提及 “CCS” 时,都应理解为 “OCS”(有机含量标准)。若与《含量声明标准》存在冲突,OCS 的要求优先于 CCS 的要求。
D1.1.2 《含量声明标准》中所定义的 “宣称材料”,就 OCS 而言指的是 OCS 材料,OCS 材料在 C1 部分已有定义。
D1.1.3 按照《ASR - 106 可接受等效标准》所定义的,其他投入原料可被接纳为 OCS 材料。
监管链原则
识别
在供应链的各个阶段,所有有机原材料都应得到清晰的识别。
・经认证的产品应能被准确识别。
・宣称材料的含量百分比应准确无误。
参考《含量声明标准》“B3.2 识别” 部分内容:所有有机原材料都应清晰可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必要直接给 OCS 材料贴上标签,而在其他情况下,对于机器、运载容器、储存容器或区域使用清晰的标识可能就足够了。也有可能不需要进行标识,例如在只加工 100% OCS 棉花的纺纱厂,或者当有控制系统能将产品描述与每个容器相关联时。
标签和标识应让在该区域工作的所有工人都能看见并理解。
良好识别实践示例:一家轧棉厂的 OCS 认证棉花包,在印有厂名、地址和认证许可编号的布袋上标有 OCS 标签。
隔离
在供应链的各个阶段都应采取相应操作,以确保有机种植的材料和未经认证的材料不会混合在一起。这能保证有机种植的纤维以及 OCS 产品不会因与非有机种植材料接触而受到污染。
・经认证的材料不应与未经认证的材料混合(除非有特别许可)。
・经认证的材料应与未经认证的材料分开存放。
参考《含量声明标准》“B3.3 隔离” 部分内容:
・在同一地点加工 OCS 和非 OCS 产品的组织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材料混合,包括在加工 OCS 原料前对机器进行清理。
・经认证的材料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都应有专门的储存区域。
・应对所有工人开展关于 OCS 产品搬运和储存方面的培训。
・由于棉花在轧棉和纺纱等生产环节受污染的风险较高,所以在这些生产场所应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应就经认证材料和未经认证材料的隔离对工人进行培训。
良好隔离实践示例:在下图中(承蒙国际社会与环境认证与标识联盟(ISEAL)的《监管链及模式定义指导文件》提供),蓝色图标代表仅加工经认证材料的情况,在生产和储存的各个阶段都保持了经认证材料与灰色图标所代表的未经认证材料之间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