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S认证咨询-纺织交易所对纤维动物饲养管理程序相关反馈的回应
饲养管理程序
审核人员对纤维动物的一般饲养管理程序提出了反馈意见:
一些利益相关者认为,会造成疼痛的饲养管理程序应由兽医执行,并且应禁止对绵羊断尾以及对所有动物进行耳缺刻。他们指出 “很多” 绵羊群并不进行断尾操作。相反,其他审核人员在某些情况下支持断尾,但建议认证组织应证明其是绝对必要的。他们还建议将耳缺刻去除的面积从目前的最大 10% 进行缩减。
纺织交易所回应:
现行的《负责任动物纤维标准》(RAF)要求工作人员需经过培训且具备相应能力。《材料问题标准》在动物福利部分包含了一个关键标准(4.1.11),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在动物处理、维护动物健康和福利方面(包括执行饲养管理程序、安乐死以及农场内屠宰等操作)展现出能力,且要符合标准要求。能力包括知道何时应让兽医介入。标准所允许的饲养管理程序通常由经过培训且具备能力的工作人员按照兽医的操作技术来执行。此外,考虑到要求兽医执行常规程序的成本和实际操作问题,该标准允许经过培训且具备能力的工作人员来执行这些任务。关于禁止断尾的提议,目前不会推进这一变更,原因如下:
a. 只有在风险 / 收益分析表明能改善福利的情况下,才允许进行会造成伤害的程序(见 4.4.4 和 4.4.4.5)。
b. 本标准对绵羊生产的一个关键要求是禁止去势(4.4.19),这一点至关重要。虽然去势和断尾都是用于控制蝇蛆病,但控制蝇蛆病有其他替代方法,只是在消除断尾需求方面效果欠佳。
c. 禁止断尾会对认证造成重大障碍。与声称 “很多” 农场饲养不断尾绵羊的说法相反,在羊毛行业中,不断尾的绵羊很罕见。目前不容易获取到基因上无需断尾的绵羊,禁止断尾会极大地限制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让绵羊接受涵盖动物福利、环境管理和社会责任等所有方面的第三方审计标准所带来的其他所有益处也将因此丧失。
d. 该标准旨在通过确保大多数动物以促进良好福利结果的方式进行管理,来实现动物福利的最大化。目前的做法对动物福利的总体益处被认为比全面禁止断尾更大。关于确定断尾是否必要的要求,已在 4.4.4 和 44.5 所概述的福利风险 / 收益评估中有所涉及。关于耳缺刻,目前将去除面积限制在最大 10% 仍然是合理的。耳缺刻仅在单独使用耳标不足以进行识别的情况下才会采用。通常需要多个缺刻来识别不同农场,尤其是在用于防止盗窃时。10% 的限制达到了一种平衡,既能实现有效识别,又能防止过度切割,在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切除多达三分之一耳朵的情况。
在对绵羊进行断尾的情况下,一些人质疑标准所要求的尾巴长度 —— 母羊要能覆盖外阴,公羊要有类似长度 —— 以及将绵羊尾巴断得更短是否真的会引发福利问题,以至于这种做法不可接受。其他人则对从非认证场所购买可能断尾长度短于标准允许范围的替代种畜的意图和澄清内容提出疑问,以及来自此类动物的羊毛能否作为认证羊毛(参照去势情况,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购买去势种畜,去势羊毛也永远不能作为认证羊毛进行销售)。
纺织交易所回应:
该标准要求绵羊断尾后剩余的尾巴长度要符合现行的《负责任动物纤维标准》指导方针以及不同国家的行业建议。断尾过短与福利问题相关,如母羊的子宫脱垂和会阴部癌症。
a. 关于允许购买短断尾种畜的意图和澄清内容,以及是否应采取与去势绵羊相同的处理方式(即羊毛不能作为认证羊毛销售)。去势是一个关键问题,确实且应该促使对羊毛进行区分。《责任羊毛标准》(RWS)(以及《材料问题标准》)的一个关键主张是羊毛来自未去势的绵羊。断尾是一个重要的福利问题,但与去势的情况不同。因此,购买短断尾公羊本身不应导致需要对羊毛进行区分。
绵羊和山羊的阉割以及绵羊断尾的允许方法和最大年龄也受到了质疑。有人对使用橡皮圈和无血去势器(Burdizzo)提出担忧,以及绵羊和山羊所有阉割及绵羊断尾(除山羊使用无血去势器外)的最大八周平均群体年龄是否应改为每只接受这些程序的动物的最大个体年龄。还有评论称 “行业惯例” 是在两周龄时进行阉割,因此对标准中允许的八周平均年龄提出质疑。一些地区某些方法的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有人指出手术刀在某些地方用于饲养管理程序是不合法的。对于羊驼,有人对允许的方法提出疑问,有几条评论称无论如何羊驼很少进行阉割。一位利益相关者还评论说可以对雄性羊驼进行输精管结扎,尽管这不在标准范围内。
纺织交易所回应:
没有提供依据来证明不应使用橡皮圈和无血去势器,并且在一些研究中,橡皮圈被认定为痛苦最小的选择,相反,审核人员提议的手术刀会导致更多的并发症和应激反应。
a. 关于方法方面,有人质疑在使用手术刀进行阉割时是否强制要求使用止痛措施,并要求修改意图和澄清内容,明确在不使用止痛措施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手术刀进行阉割。对意图和澄清内容的审查表明这一点已经明确说明。
b. 关于年龄方面,一个地区的评论建议八周应是阉割和断尾的绝对最大个体年龄(而不是一群羔羊或小羊的最大平均年龄)。另一个地区的评论称在八周龄时进行这些程序需要额外聚集羔羊,这对最年幼的动物不利,可能导致母羊不认仔。“行业惯例是在两周龄时进行此项操作” 的评论与行业或认证养殖户的反馈不一致,在一些情况下,橡皮圈会在 14 周龄时使用。虽然标准不允许在这个年龄进行阉割,但这表明除了欧洲一些采用截然不同的绵羊管理系统的地区外,两周龄或更小进行阉割并非行业惯例。
c. 关于不允许对羊驼使用橡皮圈和无血去势器进行阉割的评论,这在 4.4.10 中已经涵盖,该条款规定只允许在强制使用止痛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阉割。进一步的评论包括羊驼阉割时必须使用止痛措施,除非在当地这是违法的。由于目前羊驼养殖户没有合法途径获取止痛措施,这将削弱 4.4.10 条款,即除非使用止痛措施,否则不允许进行阉割。一位审核人员提出的输精管结扎问题经过进一步研究,未发现有证据表明这是一种常规程序。
d. 关于在一些地区使用手术刀是非法的评论,本标准中包含某一选项并不意味着可以采取非法行动。养殖户必须遵守所在地区的所有法律要求。然而,由于在其他地区这种做法是合法的,所以在这里仍然将其列入。
一些利益相关者对继续禁止去势这一重要问题给予了积极评价。有人对认证农场中存在去势绵羊的情况提出疑问,他们认识到已经停止去势的农场之前可能进行过去势操作。
纺织交易所回应:
该标准明确了去势的定义,并认识到如果农场最近停止了去势操作,它们可能拥有过去曾去势的动物。绵羊可能在商业羊群中存在多年,要求农场等到所有曾经去势的绵羊都寿终正寝或从羊群中淘汰后再寻求认证是不合理的。然而,4.4.19 的意图和澄清内容明确表明,尽管承认认证农场中可能存在一些去势动物,但去势动物的羊毛必须与未去势动物的羊毛分开,且不能作为认证羊毛进行销售。
审核人员对定期检查羊驼牙齿并根据需要进行锉磨或修剪的要求(4.4.32)发表了评论。一些人呼吁某些牙科操作应由兽医执行,另一些人则认为该标准应明确规定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牙齿管理。还有利益相关者要求在牙齿敏感牙髓暴露时必须使用止痛措施,并且羊驼牙齿每年至少检查两次。
纺织交易所回应:
与其他动物饲养管理操作一样,此项操作可由经过培训且具备能力的人员来执行(见上述第 1 点答复中的详细内容)。
a. 关于在牙齿敏感牙髓暴露的牙科操作中使用止痛措施的问题,意图和澄清内容明确表明这是不允许的。
b. 关于要求强制规定羊驼牙齿每年检查两次的建议,该标准已经要求检查频率要足以确保不会看到有牙齿问题的动物。因此不需要这种特定的要求。在制定《负责任羊驼标准》(RAS)时收集的信息表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就足够了。